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卷 四海征伐 第六章 南北疏途(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蒋琬说道:“臣以为就呈报上的数据来看,并州大部分地区适合还田归牧,真正适合推广马耕的地方是兴、冀和幽州,辽州部分地区适合水稻,部分地区适合马耕推广小麦和大豆种植。至于粟,产量太低。不太适合大面积推广!”

刘协点头道:“并州的地。其实和骊州差别不大,都最好是还田归牧。主要蓄养河西马,这种马适合农耕,也能用来装配骑兵,是不错的马种,但是要适当提醒北方子民,养马要注意遴选好种,任何人不得阉马,至于很多品质较差的本地马,朝廷要慢慢通过用河西马兑换地方式换回来,省得河西马变杂了,素质又慢慢降低,一定要保持河西马的纯种性,只能改良不得降低,治略府要把这件事情抓紧了,不可以松懈。”

胡昭道:“民部已经在制定相关政策,禁止百姓使用河西马和本地马杂交,慢慢准备将本地劣马都淘汰掉!”

刘协继续道:“农场制还是要加大推广,中央治略府要把农场规划好,然后让北方农户按农场租赁下来,可以租赁百年。不愿意进行农场制的,治略府也不要急。安排好用马换田的事情,把田逐步收回国有,禁止民间私自交易,对土地的租赁可以下放到百年一签,现在北方子民不习惯使用农肥,要让他们逐步习惯过来,现在南方大规模使用农肥(以前仔细读的朋友应该知道,就是人畜的排泄物和五谷梗杆、大豆杆皮堆积在一起发酵后晒干的干粉,有点臭,接触过就知道的),粮产量提高很多,各家商社可以先发放一些给北方子民使用,他们知道有用后,明年就会大量购买,不要急着赚钱。”

蒋琬道:“现在大汉帝国地农场一共有三个类型,一类是和商社集合在一起的大农场,在农忙时节大量商社雇工到农场务农,平时农场中并没有多少人;第二类是商社自有的农场,这一类运作方式和第一类差不多,只是具体的管辖都归商社;第三类是驻防军耕种地农场。第一种和第三种还是很不错的。第二类就有些不妥了,由于现在国内粮价比以前跌了五成,几乎比孝恒皇帝时候还低三成,可孝恒皇帝时候粮食价格已经是历来最低地了,只能说大汉现在地粮价是史无前例的低。所以很多商社就不再耕种粮食了,多数都是种大豆,甚至是种棉花之类地,但他们所掌握的很多都是好田。。.cn。以圣上来看,是否限制一些!”

“此外,北方和南方不同,第一类在北方作用不大,因为北方大量采用马耕的同时也不需要大量人口,即使农忙时节也不太需要,毕竟没有插秧这些烦心事,是不是仿效沿海的农渔结合,大量采用农牧结合地方式?”

刘协微微颔首道:“既然粮食价格低,那说明大汉的粮食产量足够。商社决定耕种其他作物无可厚非,否则粮价跌的更厉害。至于第一类的农场和商社结合模式,那也没有必要仔北方进行限制,农场生产出来的麦在商社进行加工成面也是可以的,农场种出来大豆和棉花送到商社加工,也是可以的,不能因为北方农场农忙时节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就限制这种模式,朕认为这种模式还是可以在北方继续推广,但农牧结合的方式。可以定为北方农场的主要运作方式,这样更容易提高北方农户的收入,也可以促使战马、肉牛、奶牛地增加,奶酪一定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因为北方更适合啊。”

“兴州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他们那里土壤肥沃程度是我们以前都没有想象到的,太学府派去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土地甚至不需要农肥,产量都要高过冀州,这是一件好事情啊。而冀州最北的挹宁郡也是大汉最好的牧马之地,暂时还没有决定蓄养什么马种,但整个体制上,由于兴州的土地完全归大汉帝国国有,那朕认为就完全推广农场制,以第一类型的农场为主。第三类为辅。基本也采取农牧结合。根据太学府地呈报,农作物将以春小麦和大豆为主。其次,当地的林木很多,适当可以砍伐一定的树木,但一定要控制数量,涉及砍伐的商社,砍一棵就要种两颗幼树,而且每年的砍伐量一定要太学府同意。”

“骊州的问题就很复杂了,如今南骊公的管辖地是适合定居畜牧的地方,和并州相似,靠水的地方主要种植灌木;乌恒那里地问题就非常复杂了,那里是肯定要游牧的,而且沙漠化很严重,鲜卑公的管辖地情况稍微好一些,但气候又比较寒冷,主要的粮食依靠兴州通过兴江(黑龙江)进行补给,朕的意见是乌恒和鲜卑都不要保留太多人,鲜卑以一百六万人为上限,乌恒为一百万人为上限,多出来的人口全部调剂到兴州或者其他地方弥补人口不足地问题,或者让商社集中在鲜卑和乌恒抽调征募商军,这样只有人口降下来,他们地生活坏境才不会恶化,每个人都能过的好点。现在很多人还认为人多就说明当地治理地好,但太学府的呈报可以很清楚的说明,一个地方治理的好,是看你平均每个人的收入和人口的平衡计算,不是简单看人口的多少,人口多了不是好事情,太多了就更不好,而且漠北人口一旦过多,对大汉中原之地和中央都是威胁!”

胡昭道:“这个问题在治略府内也举行过讨论,也借鉴了太学府提供的呈报,治略府也在调整,对各地人口都在进行仔细的统计,估计明年初就能拿到比较详细的呈报,大汉帝国目前各州究竟有多少人,各个州各个县有多少,到时候一看报告就非常清楚了!”

刘协喝了一口热茶,笑道:“空明这件事情做得不错嘛,我们只有清楚了大汉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相关政策。”

“现在大汉的战事还没有停,可是相对前几年的统一北方战争相比,情况就好得多,因为调动的人员都不多,统帅府遇到的抚恤和补贴,包括军费开支都不大,瀛州有个好消息,在和东瀛、西瀛开战之后,在瀛州上缴的黄金总计可以超过二十万斤,白银超过八十万斤,铜器、牲畜量就更多了。而统帅府为徐庶提供的军费只有十二亿,这么一算,这一仗打下来不仅得到了一个州、三十万青壮年劳动力、近三十万地年轻女子,还额外赚了四十亿钱。这件事情就很奇怪,朕认为我们要需商讨下为什么?”

“为什么钱越打越多?这个和我们以往的判断不同啊。以往我们都认为国力虽强,久战必弱,其实这肯定是一个错觉,因为以往我们打的都是内战。打完之后,土地是得到了,可当地的财物还是当地的,自然是越打越穷了,现在打瀛州就揭示一个问题了,打内战是肯定亏,但打外战不会亏,不仅有土地和劳动力,连军费都可以依靠当地财物进行补充,甚至还赚地多!”

荀道:“只是这样一来。夷族皆不服大汉!”

刘协反问荀道:“为什么要让夷族服我们大汉帝国?仅仅因为我们是一个开化之国,孝武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让大宛国服我们大汉,出动十万人长征跋涉,耗财无数,连续几次大战便将大汉百年积累的财富耗空!”

复站起身,大喝道:“朕不要那些外族服我大汉,朕要他们怕,怕到再也不敢和我大汉为敌!”

“朕的《治国论》说地很清楚。对大汉帝国而言,朝廷和皇廷的德有其双面性,对内部少数民族和子民,我们要讲德,使子民获益,朕在《管筹学》中也说得很清楚,凡民之获益,则顺于管;凡民之遇损,则逆于管。所以在对内的管治上,我们各个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都要讲究德法同施,以德顺民,以法益民,德政使子民安顺,法政使子民获益。这才是帝国稳定的基础;只有帝国本身稳定。我们才能对外开拓,只有对外开拓。我们才能获益更多,我们不要指望在子民身上得到什么,我们应该考虑在外族身上得到什么,这才是帝国强大的基础。”

陈群看荀还要再谏,急忙示意他不要说话,抢先道:“皇上所言甚是,然我大汉帝国有今日之盛,亦多为内治之功!”

刘协冷笑道:“今日的大汉帝国算是强盛吗?在朕的心中,今日的大汉帝国只能算是起步之阶,二十年后,朕要诸位看到一个更强盛的大汉帝国,届时,你们就会明白一个帝国强盛的基础为什么在外族身上。”

陈群和其他人都很难见到刘协这种硬话,不仅口气很僵硬,而且所说地内容也是强硬的利害,各自心中都有些怯意。

刘协见众人立刻冷清下来,沉默良久,忽然大笑道:“诸位大可放心,只要朕在,必能让诸位看到一个更强大的大汉帝国!”

陈群笑道:“皇上心胸辽阔,怀有大志,此乃大汉之福,臣等无一不即敬又幸之!”

其余诸人亦连连称颂,刘协淡淡一笑,却知道他们各自都有敷衍之意,只有贾诩和庞统等管军之人,眼中流露的神色极为坦然,心中也暗自宽慰,只要有他们支持下去,更强大的帝国就可以实现,至于陈群等人毕竟管文事为主,只要各自安份职守,使大汉内部稳定就可以了。

刘协将话题一转,道:“瀛州的治理上也有很多问题,瀛州这个地方平原上,不过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他的平原之地外就有非常不错的港口,所以移民过去地汉人就集中在平原之地,至于那些山地可以慢慢开拓,首先在当地的平原上立足,建设好不错的海港,实现和大汉中原的贸易。”

“此外,统帅府对安州和泰州的战事要尽快制定规划,现在瀛州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就完全结束,大军就要南下南海郡,首先目标是地理更优越的泰州,根据太学府的报告,大家应该可以清楚,如果泰州治理的好,一个泰州就可以支援整个北方地粮食需求,相当于三分之一大汉子民的粮食需求。”

“治略府在统帅府提交规划后,也要将军费预算计算出来,准备拨付,这是大汉头等大事,可以想象,得到泰州之后,只要治略府悉心治理,大汉的国力可以提高三成。”

说到治理泰州,蒋琬就来了兴趣,他兴致勃勃的说道:“臣也看过军机院和太学府提供的泰州地理呈报,对泰州的治理倒是有不少想法,只是泰州地地理和扬州很相似,但是它地水域和气候条件更优越,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水稻,只是有一个问题,这需要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从哪里来呢?”

刘协笑道:“放心吧,朕心中早已经有了策略,诸位只要按步骤走下去,朕可以保证人口和劳动力都不是问题。”

蒋琬笑道:“臣知道圣上必有良策,只是这泰州人口需求非常大,仅非几十万就可以解决地,按臣依照扬州的计算,至少需要人口八百万才能完全发挥泰州的作用!”

刘协呵呵一笑,道:“朕可没有办法解决八百万人口,三百万还可以解决,五百万也能勉强试下!”

张昭沉默良久,终于开口说道:“按泰州的情况,只要有五百万人口,大汉帝国的实力提高三成决计不是什么问题!”

他以前开会和刘协顶的最多,那是他站在治略府的角度,很多时候要顾虑治略府的困难,如今成了督政院总祭,凡事都要从皇上和御府的角度出发,但他也深知治略府的困难,财税虽丰,每年财税都按一成的速度再快速增加,但是各地花费也巨大,学者、工匠和侯爵的年俸,各地工程建设,朝廷各机构的费用,最烦人的就是军费这个老大难问题,高起来没有个顶,所以很多时候,他尽量也是不说话,省得自己的接任者和荀难堪。

刘协笑道:“都放心吧,朕说了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复又说道:“统帅府要把预算提的仔细点,泰州和瀛州不同,泰州现在那里本地土著的人口可不是一百万,军机院现在还在加紧勘查,就目前勘查过的地段已经超过两百万人口,而且那里都是炎热之地,和交州的地形很接近,到处都是丛林和山地、河流,作战起来很困难,所以要把难度设想的大一些,各个方面都要考虑清楚,治略府也要尽力配合,粮草和军费上务必要满足!”

他这话一说完,荀、蒋琬和胡昭都纷纷点头。诸人心中都很清楚泰州的重要性,这可是几乎相当于荆州、扬州两个大州的地域,而且地理和气候环境那也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虽然热了些,但粮食产量只会高不会低,若是得到泰州,大汉帝国国力的提高绝对不止三成。

网友上传章节第十卷四海征伐第六章南北疏途在线阅读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