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安西(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拜求收藏、票票。

****************

这个会所里单独隔离的地方是秦轩给杨玉环专门准备的地方,秦轩有了“超级汽车”随时可以来到这里,“超级汽车”有隐身功能,也不怕别人发现,

楼顶直接可以停放秦轩的汽车,四周都有围墙,也不怕别人看到,水塔那边没有设计窗户,也看不到综合楼这边,很是隐秘,秦轩为了设计这个花费了不少心思。

这个俨然是会所里单独的空间,除了杨玉环和贴身的丫鬟,就是秦轩、雨妍姐、紫妤、二娘可以进来,另外就是专门安排照顾这里设施的四个丫鬟,也是绝对可靠的人。

一帮子女人都去了会所,秦轩一个人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想到了常清不知怎么样了,去了安西有大半年了。现在也不知混出个名堂没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王维的诗句用来形容安西是最合适不过了。

此时的王维也不知做出这首诗没有,王维此时在朝廷做右拾遗(一个从八品的小官,隶属中书省,类似于现代的监察员,主要是言官,给皇帝挑毛病的的)。

而此时吟这两句诗的是封常清,此时的封常清站在白马河边(库车河),看着滚滚的河水向远处流去。

封常清想着秦轩形容安西的这两句诗,心头犹如白马河的河水,久久不能平静。

初春,封常清告别了秦轩,带着郑强和他的两个小师弟,经过一个月的跋涉,来到了兹镇。

这个兹镇(库车县),安西四镇之一,坐落在山脚下,西北边是连绵的群山(天山支脉)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原过去就是连绵的沙海。

兹城是贞观年间平定的,初期归属凉州大都护府统管,后因距离较远,管辖不便,设立西州(今哈密的交河故城)大都护府。

平定兹后,安西都护府迁至兹镇,兹位于西域的中心位置,战略位置很重要,管辖起来也方便。

安西都护府下辖四镇,即兹、焉耆、疏勒、于阗四镇,期间也数次易手,最终还是在武则天执政期长寿年间收复。

由于贞观年间平定安西,唐太宗迅速在安西实行了均田制,可以说安西慢慢的发展起来。

安西毕竟这里离长安将近八千里路,道路状况也不是很好,只有发展了安西,达到自给自足,才能立足。

安西要光靠朝廷运送粮草,那么远的路途,运送的粮草估计还不够押运粮草的军队吃的,就算运到,估计也剩不了多少了。

安西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叫王斛斯,一个身高一米七十多的汉子,没有多么壮实,但是很干练,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国字脸,大约有四十几岁,封常清后来打听才知道王副大都护四十有九,前年末(开元二十一年)接替上届副大都护汤嘉惠的班。

王斛斯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不过在这个时代,很多的文人都会几下子,好些个世家子弟都是文武双修。

唐朝又是个比较崇武的年代,许多的士子都是腰间挂把宝剑,这样的装束也是这个时代文人士子的典型装扮,说好听点是时髦,说难听点是唬人。

不是每个带剑的人都会武功,会武功的不见得都带剑,但是这些个士子们基本都要在腰间挂把剑。

估计也是那句话说的“文可安邦定国,武可开拓疆土”。也是这些士子们的心愿吧,咱也甭管时髦也好,唬人也好,如果这些士子都是这种心态,也算是这时候唐朝的一大幸事吧。

封常清被王斛斯安排作为司田参军手下的录事,从九品下的一个小官,主要是帮着司田参军屯田,毕竟是上面戴帽子下来的人,王斛斯也不能说什么,暂时这么按照上面的意思安排。

虽然是秦轩找关系让封常清带着帽子下来的,但是也不可能就随便给个大官当当,这个不能坏了规矩,得一步一步的来。

王斛斯还是比较开明的一个人,想看看封常清以后的表现在说,如果真有能力,王斛斯也不会埋没封常清,如果只是来镀金的,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王斛斯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安西四镇,兵力有将近三万人,分别驻扎在四镇和一些小的关隘,四镇驻兵每个在四千到五千不等,有些小的关隘也就百人或者数十人。

剩下的就是类似屯田兵,平时务农训练,战时为兵,这些人有五万之多,此时的安西主要的对手就是吐蕃、突厥和突骑施,还有远在西方的大食。别的都小部落,够不上太大的威胁。

封常清的到来,王斛斯把屯田的事情都交给了他,封常清也不客气,接受了这个差事,据秦轩给他谋划的方法,开始轰轰烈烈的搞起了屯田工作。

安西因为干旱少雨,基本都是水浇田,首先常清先是经过王斛斯的同意,建起了一个泥石作坊,大力的生产泥石,然后开始用泥石兴建水利,修坝筑闸,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