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师太(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师太

广云庵在庆丰城南城墙边上,站在庵里的灯楼上能看见缓缓流淌的濑溪河。广云庵是观音道场,专门修了这座灯楼供奉,观音菩萨宝相庄严,捏指垂眸似笑非笑地俯视着虔诚的香客。

在灯楼拜过菩萨后,兰清若带着梅香兰香来到庵堂后身的静室,妙闲师太正在等着她。

妙闲师太是凤阳人,父亲曾是凤阳知府,被奸佞所害要解押进京受审,,他为自证清白,带着一家人自焚于凤阳终南山下的庄子里;当时妙闲师太由于体弱多病一直养在南边一处温泉庄子里,离凤阳有百十里路,或许是父亲已经顾不上她,或许是想留下一滴血脉,总之全家都死了唯独她活了下来。那年她只有七岁。

无人敢收养她,兰家老太太和妙闲的祖母交好,偷偷隐姓埋名地把她养在乡下,十六岁妙闲悄悄离开在广云庵落发,法号妙闲。兰家老太太找来时,她说她不愿辜负老太太的善心,她不过想找个永久的依靠而已。

妙闲跟着师傅四处云游,最后落脚在京城的孝感寺,因解说《妙法莲华经》和《大方广佛华严经》受到慈安太后的夸奖在京城世家圈子里很有名气,前年恰好广云庵的师太羽化成仙,薛老太太出面请妙闲回来出任新一界师太。

妙闲的静室是一座平地而地的木质屋子,四根支柱又生了新芽,顺着四壁往上长,绿莹莹,人还未至就已感觉到了阴凉和宁静。

“师太。”兰清若行了个佛礼,笑嘻嘻地跪坐在竹席上。

妙闲和兰家的关系无人知道,兰老太太去世前把妙闲托付给了兰清若的祖父,她很后悔没有妥善安置好妙闲,依她看托庇佛祖是一个女子万般无奈下的选择,青灯古佛一世凄凉。后来祖父又将之托付给长子兰抚言,但兰抚言的看法却比兰家长辈不同,他认为妙闲活成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比任何一个嫁入世家的女子差,人有百种,亦有百样人生,何必拘泥。

这是兰清若第一次见妙闲,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没有一点陌生感。

按母亲的描述,妙闲应该有六十多岁了,可面前这位师太穿着幼白的法衣,皮肤细腻白皙,眉目清淡,猛一看年纪已经不轻,细看却又看不出年纪。

“前日递了信说要来,恰好那日庵堂讲经,我特请了济宁学堂的刘青女夫子,她也酷爱法华经,且见解独到,怎么你倒是没来。”妙闲仿佛与她交往甚久,语气极为熟捻。

当时因为转天就要离开,兰清若对妙闲又好奇许久,因此想着临走时要去拜访一下,没想到却出了岔子。

“因有了变故,没有向师太言明,是清若的不是,今日特来向师太致歉。”她单手置于眉心,诚心得狠。

“有缘自会相见,你我是有缘的。”妙闲略有深意地一笑。

“听说师太很会看相,京城很多世家夫人千金求师太一看。”兰清若毫不拘谨,谈笑恣意。

“姑娘以为呢?!”妙闲很坦然纵容地笑道。

“我不信这些,但这不影响我敬畏神佛。”

“姑娘是个难得的通透之人。”妙闲悠然地看着窗外,“你也知道我并非因为信佛才投入空门的,我师傅带着我云游时我们曾三日不得吃食,当时师傅病重,我们托庇在一处破庙之中,早饿得没有一丝力气,眼看着就没了活路,这时有个农夫路过,那时师傅已经半昏半醒,我强撑着故作镇定。那农夫腿脚有些坡,一脸阴沉满眼戾气,衣襟处露出一把刀。我对他说施主印堂发暗,恐有血光之灾。他当时听了一愣,我就知道自己恐怕猜对了,又忙说你若走出去三里地就活不过今天,他又是一愣,犹豫半晌问我可有解,我说你只要原路往回走就可免了这场灾祸,他愣了半天,一屁股跌坐在地上,我悄悄松了口气,或许我猜的全对了。半晌,他爬起来问我要什么回报,我说师傅病重,我也背不动她,请他给我拿几副药并送些吃食即可。就这样我和师傅得救了。”

兰清若一阵黯然,这样的故事让人心酸,端丽清雅的妙闲不应该有这样的遭遇。

她忙佯装兴奋盎然,“师太是看面相看出来的?”

“那时我哪里会看什么面相,我师傅因为克夫克子被送进庵堂的,唯一的本事就是替孩子叫魂,我们当时离开庵堂也是因为她失手把孩子吓死了,没有本事没有钱,所谓的云游不过是化缘而已,师傅希望能找一处好些的庵堂安置我,就这样我们一路往京城走。”妙闲一脸沉静,眼里含着一股悠远的思绪,“我不过是看那人像是被人打了要找人拼命,可不就应了血光之灾么,他咬牙切齿的样子像是拿命去报复,知道自己只要动手肯定活不了,所以我一说他就听进去了,而且我知道三里外有个大村子,他若想找人报复恐怕就是那里,总之都是猜的。我和师傅逃过一劫后我开始认真想我们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以前想着投入佛门就有了依靠,其实那时才知道这世上我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从那次开始我才学着看相。所谓看相也不过相由心生,遭遇了什么事,心里有什么事,脸上自然就显露出来,京城大户人家的女人左不过内院那点子事情,再加上丈夫儿女,不难猜的。”她像突然间找到了倾述的对象,侃侃而谈。

“没想到师太受了这样的磨难。”兰清若喃喃地。

“祸倚祸伏,谁能说得清呢,我从小身体羸弱,原本听说我活不过十岁,这才养在温泉庄子上逃过一劫,少了亲人的庇护,没有了依赖病痛反倒远了。”妙闲端着茶碗的手纤长,哪里像是在市井红尘中求得一隅生存之地的人。

“我与我爹娘说说,今后广云庵就由兰家供奉,师太也别再受那艰难了。”兰清若忙说。

“不用,什么难有生离死别更加痛苦,该经历的我都经历了,”妙闲摆摆手,“我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临死前报答兰家,若不然死不瞑目。”

这话不像个出家人所言。

兰清若沉默地看着她,心里一动。她低下头岔开话题。

“我一直想问问师太,师太在京城颇有名气,想来过得也不错,为什么舍弃那些回到庆丰。”兰清若看着茶碗里的粗大的浮叶。

“京城繁花似锦,但繁华之后都是污浊,连慈安太后都只能和我们这样的出家人谈谈佛法,我自然也该见好就收。”妙闲不以为然。

兰清若对妙闲的好奇被一种另类的感觉代替,她抿抿嘴角却想不出什么言语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我听说师太有一种去痕膏。”

“这是我师傅流传下来的东西,原本是为了讨好有钱人家的夫人,可以去斑消痕,后来我遇到一位中医大夫,他又给加了几味进去,效果不错。”

“听说求之不易?”兰清若笑着问。

“对别人自然是求之不易,对兰姑娘是有求必应。”妙闲也笑道。

“不,请师太对我一视同仁。”兰清若娇嗔道。

“噢?!”妙闲睃了眼兰清若,点点头,“依姑娘所言。”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