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章.电电报电缆
看见门口的几个人影,“工业局的又来了。”陈雨霖皱着眉头,看着刚进门口有点紧张赔着笑脸的陈近儒:“又什么事呀?”
“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哼。”陈雨霖心里一喜,表面上无动于衷。
“设计局的发电机……成功了。”
“真的?好快呀!”陈雨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见到财长乐了,陈近儒连忙凑近点,“这东西原来是个意大利人叫帕斯努悌的发明的,六十年前他就提出了这种叫发电机电枢的设想。这么说吧,就是在铁环上绕线圈代替在铁芯棒上绕制的线圈,这样能提高发电机的效率。但西洋人也有不识货的时候,没人买它的账。今年,他又在一本杂志上发表了这一见解,仍没有动静。”
“是呀?这洋人怎么走了眼了?”陈雨霖有点奇怪,这西洋人不是就喜欢新鲜吗?
“叶局长叫设计局组织专门机构研究,一批来自各国的学者根据帕其努悌的设计方案和西门子的电磁铁式发电机原理,终于研制成了,性能非常好。过些日子要正式向总厅汇报。”陈雨霖知道这发电机的设想在兰芳工业局可很受重视,已经组了个大班子研究。
到了1866年,比利时学者古拉姆就不仅是看到了帕其努悌发表的文章,也泯灭了他对于发电机的兴趣。后来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也就无缘发明不同的线圈绕线方式,性能更良好的发电机在东万律成为换代产品。
东万律发电机的电枢是将铁丝绕成环状,在环与环之间夹上纸进行绝缘,然后将环捆在一起作为铁芯,在其上面绕上导线线圈,再由线圈的不同部位引出一些导线,接向带整流子。而阿特涅发电机的电枢,是用许多薄圆铁板以纸绝缘后重叠起来,制成铁芯,然后在上面绕上导线线圈。小理经过这种改进后,发电机无论是外观或是性能,都比原来有了很大起色。
后来取名为东万律机电厂所生产的发电机的性能好,所以销路很广,厂子发了大财。陈雨霖纳闷:“你们这个项目不是很赚钱吗?怎么还要……?”
陈近儒就把东万律机电公司由于这项发明而益发驰名,于是就设想,以公司为核心,大力研制各种发电机,和发电机的大型化。这样,转动发电机的动力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力作动力更使他们感兴趣。
这是因为用水力转动大型发电机较方便,而且不消耗燃料,成本低。因此,公司又投入水力发电的研究工作。发电机的研制成功,迅速形成了一个以汽轮机、水轮机等为原动力,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等电器的输配电系统为动脉的变压输电网。电,可以为电报、电话、电灯提供能源,亦可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以带动其它机械做功。
水力发电必须将发电机安装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也就是水流落差大的地方。这样,就必须在山中河川的上游发电,然后再输送到远方的城市。请求研究设计水电站,试制大型发电机的的经费,就是陈近儒来的目的。
现在财长最怕见到工业局和设计局的人和报告,他们一来,除了要钱没别的事。水力发电又来了,这电报局的投入已经看不到边了,电线杆架了一根又一根,电线成百上千米的往上搭,离见着钱还不知要多少天。这不!刘玉振又带走了50万,这事儿连江四水都瞒着呢,他要知道把炮台后续的钱拨出去了50万,还不打上门来。
不过,陈雨霖就是脸难看,眼睛尖。但只要他看不出毛病的项目,要多少钱有多少钱,他这个兰芳财神爷,可就是南洋中兴、工业起跑的中坚。
说道电报,叶根生和陈雨霖都是又爱又恨,快,真是快,坤甸港口刚出的事儿,转眼东万律就知道了,这要在以往,鞋都跑飞了,也还看不见东万律的城门栅栏呢;可钱也一分都能不含糊,电报机电线电线杆,做实验的时候不觉得,一出坤甸,那钱就呼呼地涨上去了。
1843年美国国会通过提案,由政府资助3万美元架设一条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试验性电报线路,长度为**公里。第二年线路建成并成功地投入使用。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拍发了有名的电文“这是上帝创造的”,从而胜利完成了这条线路的重大试验。由于莫尔斯电报机的成功,美国政府用10万美元买下了这项发明。从此莫尔斯电报机和电讯号码便被各国普遍采用。
随后,电报的发展速度几乎让人应接不暇。1845年伦敦与高士堡之间的电报开始对公众开放;1847年纽约与波士顿之间,纽约与布法罗、多伦多之间,纽约与蒙特利尔之间,费城与彼得斯堡之间的有线电报线路都已建成;1851年莫尔斯电报系统开始应用到铁路线上;1855年,美国人休兹发明印刷电报机,使通报速度提高到每分钟250—300个字;1858年英国的惠斯通发明了自动发报机,第二年又将莫尔斯符号的穿孔纸带用于发报机,使发报速度提高到每分钟500个字;法国电报服务公司的职员博德发明五单位电码,成功地实现了多路电传打字电报系统,可在一条线路上同时拍发5种电文;1852年起法莫尔开始了在一条线路上利用继电器从相反两个方向同时通讯的试验;到1858年美国人斯蒂安斯的二路通讯试验成功;斯达克自1855年又开始进行同时同向的四路通讯研究;直到1874年由爱迪生完成这项发明。至此,多路通讯技术亦取得可喜的成功。
短程电报成功之后,很快便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手段。随着垄断资本的发展,为了沟通海洋两岸、大洋两岸的信息,敷设海底电缆遂形成了一般热潮。1850年,海底电缆穿越英吉利海峡。1852年,伦敦与巴黎间的有线电讯开通。随后英吉利与爱尔兰、德国间的海底有线电报线路也开辟成功。1854—1855年,敷设了贯穿地中侮和黑海的海底电缆,就是通过这条电缆,英、法和土耳其三国之间进行联系,指挥其军队围攻俄国的塞瓦斯托波尔城。
1854年,一项真正的壮举——跨越大西洋的超长距离海底电报电缆的敷设工作开始进行。美国造纸业巨头菲尔德出面筹办敷设大西洋底电缆的浩大工程,耗资达300万美元。1857年,动用4条船进行敷设,1858年敷设成功,但半个月之后,由于当时使用电压过高,致使电缆绝缘破坏而告失败。小年继续敷设,亦无结果。
虽然菲尔德从未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但是他却有着卓越的见误用和胆略去把一项十九世纪的科学成就引人注目地加以技术应用。这项技术应和即使在现在,也只有靠政府的资助才能完成,而个人是不敢问津的。为了实现敷设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这一既定目标,十三年来,菲尔德花掉了经营纸张生意所赚来的全部资财,忍受了一个又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在这项工程中,菲尔德提供资金和设备,莫里和开尔文则分别在海洋学和电学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历史上的1866年7月27日,大功告成,菲尔德的愿望终于实现。大西洋两岸的北美洲与欧洲之间的电报通信开通,建立了东半球与美洲之间直接的通讯联络。而菲尔德为此所得到的报偿只是一枚金质奖章和美国国会作出的一次感谢表决。后来,菲尔德又着手在纽约市内建造高架铁路。这条铁路造价高昂,加上某些金融资本家从中牟取暴利,菲尔德再次破产。他最后穷困而死。
现在正是第二次敷设失败后的时期,菲尔德已经损失惨重,资金来源枯竭,整个社会对于这一伟大计划嗤之以鼻。就在菲尔德已经准备孤注一掷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兰芳美国办事处的来信。不但对于他的项目极端赞许,而且提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兴奋至极的菲尔德马上和兰芳特派专员会面,就电缆工程洽商。刘玉振和伍家在美国聘请的工程顾问,以及美国办事处的人员,仔细研究了菲尔德的工程计划和实施细节。最后议定,由兰芳、伍家的一个美国公司还有菲尔德公司,联合注册国际电信公司,三方共同完成海底电缆的敷设,并经营日后的电报业务,当然还有后来的电话啦。
一心完成壮举的菲尔德接受了兰、伍两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4条配备精良的电缆敷设船开始第三次敷设。
由技术人员和美国办事处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刘玉振带着随员离开美国,赶赴巴黎,应邀参加国际电报联盟签约仪式。
出现仅十年之后,电报便成为一项服务大众的业务。然而当时还没有跨国电报线路,因为各国使用的制式不同,电文需要誊写、翻译并送交到边境口岸,再经邻国的电报网络转发。但这种体制迟缓笨拙,许多国家最终决定制定有助于实现各国网络互连的方案。由于这种方案是国家出面、各管一段,建设电报链路通常需要分别达成多项协议。为简化程序,各国开始制定双边或区域性协议,因此到18**年,已有多项区域性公约付诸实施。
20个欧洲国家联手制定了一项国际互连框架协议。制定出促进国际互连的设备标准化通用条例,通过了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统一操作守则,并确定了通用的国际资费和结算规则。作为亚洲对于电报事业热衷的推行者,南洋联邦指示美国办事处努力争取获得一席之地。
终于,在1865年5月17日,20个欧洲创始成员接受了一个亚洲国家的加入,并经过两个半月的艰苦磋商,在巴黎签署了第一份“国际电报公约”,并成立了国际电报联盟。
发回已经顺利签约的电报,回到饭店的刘玉振,躺在柔软的席梦思上,紧张了一天有点疲倦,虽然签署了协议,刘玉振也成为当时报纸争相报道的亚洲名人,但是连他自己还对于贺公子极力怂恿的这一事情的目的不太明了。
“谁知道这小子还别着什么坏呢?”他总是觉得这个贺公子不只是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共和国的事,总有一种更大的,甚至大得他都不愿承认的企图。也就是这种感觉,使得他放心大胆的按照他的计划去做,而不怀疑他会在兰芳这一亩三分地上谋求私利,他的那个企图使得他根本看不上兰芳。
“他究竟心有多大呢?”
这时响起,“哒、哒哒”的敲门声,刘玉振答应一声,坐起来。陈逸杰进来:“欧亚线那边有消息了。”
“什么时候走?”
“后天。伍家的人已经到了,文件正在整理。加入国际电报联盟还真是有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提出的延长线路,对方非常感兴趣。初步意向是我们承担从印度以后的资金部分,承包到达香港之后的后续工程。收益也是一样。”
“他们还是比较看重印度,他们兜里的钱不会轻易让给我们。也好,不过印度以东的延长线就是我们的了,到了新加坡再分线到兰芳、香港、詹卑,从香港上岸,或者到上海再上岸。不知道清国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是,如果上岸不成,怎么办呢?岂不是前功尽弃?”
“哈哈!不会,即便不能上岸,香港到印度的钱,已经掉进我们兜里了。西洋各国会看着电报线就在上海水下面,不想办法接上?再退一万步,即便丁日昌咬定牙关不答应,就先完善我们婆罗洲的。”
对于兰芳出资50万美元投入电信公司,陈雨霖很是犹豫,虽说是有美国办事处和伍家负责,而且怎么算怎么赚钱,但是现在用钱的地方太多,这一百几十万白银就这么交给一个外国老头?真有点不放心,就没有更赚钱的地方了?
叶根生的着眼点一是下一个工程,就是欧亚电缆工程的敷设,它会与于1869年完成。起于英国的伦敦,穿过欧洲大陆,然后部分沿着陆地,部分通过水下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城,全长达一万海里。如果兰芳能够完成与新加坡的电缆,一路西行,就会很快与印度连接,那样兰芳就如同有了顺风耳啦。
一旦欧美电缆按照计划在明年完工,就要全部拉到南洋,进行南洋海底电缆的敷设,先完成到安波纳、詹卑线,之后就是新加坡,马六甲海峡的电缆要研究,是水线还是旱线;这时嘛,就可以连接香港了。香港之后的工程,这可能是最头疼的事。
现在,英国伦敦的电报须由西伯利亚和蒙古交界处的电报站接收后,由驿差夜以继日分段运至北京,再用轮船送到上海。也就是三个星期后才能到达上海。
本来的欧洲——香港线敷设成功后,开始只有新加坡到长崎、香港两路电报。洋人想跟国内联系的话,要么还是走传统的邮船,要么就托人把消息捎去香港或者日本,再转发国内。1870年的时候,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敷设了一条香港——上海的电报海线。1872年首次采用中文字码通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电报。数年以后,欧洲遇丝产荒年,中国商人借助电报,获得数百万两银子的巨利,那是后话。
....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