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按照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时的旧制,每年的年度财务会议都基本是在正月十六日召开,内容包括:审核上年的财政决算,研究批准本年的预算。以洪武三十一年为例,在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十六日召开的年度财务会议上,皇帝主持,六部尚书参与,审核洪武三十年的财政决算,研究并决定洪武三十一年的预算。
这种决算和预算显然是不够合理的,决算和预算应当在上年年末就做出决策,这样才能在大方针上对朝廷事务进行更加合理的统筹,所以李修远对它进行了修改,将原本定于建文元年正月十六日的年度财务会议提前到了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也是李修远为什么坚持要让全国十三省和在京大小九卿十八衙门将各自衙门的年终总结汇报全部直接上呈到东暖阁的原因。
如此一来,皇帝的工作量无疑要增加许多,但李修远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唯有这样,他才能够更加简洁明了的对大明王朝的整体概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然后针对各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只不过李修远不能肯定这些报告中究竟有多少是完全真实的。这也难怪,在大明通讯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各地各府官员为了自家政绩从而利用各种手段进行伪造和瞒报的事例绝对少不了,李修远远在京城,难以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不免为他们这种欺上瞒下的行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好在李修远如今已对大明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大致情况都熟知于心,加上他让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也呈交了一份各省的报告,两者相互结合之下,弄虚作假的官员再想要瞒天过海,难度无疑要变大了许多。
“各省与各大衙门的年终汇报朕都已经仔细阅读过,总的来说,在众卿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较之以往有一定的进步。”李修远坐在乾清宫的大殿上,望着站在殿上的京城大小九卿十八个衙门的掌职者,沉声说道。
“全国土地清查的任务尚未结束,水利交通的修缮建设还在进行,大量移民垦荒的工作也在轰轰烈烈的开展当中,以及即将进入尾声的两赋造册。这些工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物力、财力都十分巨大,朕虽然对此抱了极大的期望,但不希望众卿为了急于求成而粗糙行事,以致事倍功半,功亏一篑。从各省呈交上来的汇报奏本中,朕已经看到有少数官员为了提升年终政绩而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具体官员名单暂不公布,稍后朕会交予都察院进行再度核查,一经查实,罚俸半年,严重者则官降一级。在此,朕只忠告众卿一句话:老老实实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否则一失足必将成千古恨。”李修远有若实质的目光从各个屏气凝神的官员脸上一一扫视而过,扬了扬手中的一道由李修远自己本人总结的折子,毫不客气的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的一年,太祖高皇帝于五月得天恩召,,朕以弱冠之年承继帝位,幸得诸卿齐心协力相助于朕,不仅未使百事蹉跎,反而更上一层楼,朕心甚慰,若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有之,其心足慰。”李修远毫不掩饰的流lu出自己对这些朝廷重臣的感谢之意,拿起龙案上一份标记有‘户部洪武三十一年总账册’的账本,向众人示意了一下,接着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天下本色田赋税粮收麦33085125石,布948426匹,丝352631匹,棉花326467斤,折合米为三千两百余万石,军屯租为米八百五十万石,共计折米三千九百五十万石,折算白银为一千零七余万两(按洪武三十年的算法,米粮钞皆折钱二百五十文计算),比之洪武三十年新增八十万两。户部太仓年总收入两百余万两。(太仓指的是单纯的国库收入,按全国税收的五分之一择取,其余的税收则分摊到全国各地去了,不经中央朝廷管制。)”
当皇帝念完这一连串数据时,在场官员的脸上都情不自禁的lu出了几分讶异和欣喜之色,讶异的是谁也没想到今年太祖驾崩,新皇即位,不仅没有使国家走下坡路,反而还有明显增长,实是大出意料之外。此外他们之所以会这般难掩心中喜色,盖因这个新增的八十万两,无疑代表了他们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自然就噌噌的直往上涨。
只是他们还来不及享受这份成就感和自豪感时,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如同一盆冷水般浇灭了他们心中的喜悦。
“才新增八十万两,太少了。”李修远看着总账上记载的账目,大为感慨道。
以上这个数据对于相对于洪武三十一年以前算是略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历史上的永乐鼎盛时期,却相差极远,整整差了一千万两左右。其中田赋收入比永乐多百分之十六,但历史上永乐时期的军屯租米却比目前大明整整多出了16450000石,仅占永乐时的四分之一。这个数据上的巨大差距让李修远感觉到了自己现在要做的还远远不足。
虽然在他成为皇帝后,就一直在贯彻新的技术和方法,甚至将《天工开物》一书刊印全国,使大明百姓尽可能的掌握一些比较科学合理的技术,还大力兴修水利交通,在军屯地区建立赏惩制度用以刺激军民劳作的积极性,尽量为社会民生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但这一系列举措下来,却只为国家增收了八十万两白银而已,可说与他的期望相差甚远,让李修远的信心和动力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打击。
不过与此同时,李修远也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并非有了先进技术就一定能迅速发展起来的,起码需要一个缓冲过渡的适应期,一旦适应期过去,基础变得扎实牢固,就完全可以开始以火箭般的速度腾飞窜起。
而且朱元璋在洪武朝的三十一年时间里一直休养生息,已经为大明打下了一个相当结实的基础,李修远只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把劲添一股力,要达到甚至超越历史上永乐盛世的鼎盛时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此外李修远还注意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由于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了解社会底层农民百姓的疾苦,所以导致了一种怪异的现象:国穷民富。这种富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某些国民的富裕,而是指绝大部分农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甚至略有富余。
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农民能像洪武时期的农民这样享受到如此高的待遇。所以把洪武时期称之为中国古代农民的“黄金时代”丝毫不为过。
而‘永乐盛世’却恰恰与之相反,虽然不是绝对的国富民穷,但与洪武时相比,农民百姓的境况必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换一句话说,之所以会出现‘永乐盛世’,除了明成祖朱棣自身的才能之外,更大的原因得归功于洪武朝和建文朝所打下的坚固基础。
而且明成祖朱棣在他们的基础上,5征蒙古,6下西洋,兴建了北京城(世界上最大的皇城),编撰了永乐大典(同样要大把花钱的),疏通了京杭运河,在南京建造了一座大报恩寺(与万里长城一同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仅寺里的琉璃塔一项就花费了248万两白银,费时二十年。)等等一共十一件大事,最终创造了为人津津乐道盛极一时的‘永乐盛世’(比著名暴君隋炀帝(兴建东都,3征高丽,兴建运河,数下江南。)做的还要多)。
然而‘永乐盛世’背后导致的结果却是把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祖孙两人储存数十年的国力消耗精光,导致国力大幅度衰减,疆域版图收缩,明王朝开始正式走下坡路,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可说是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李修远想要的并不是历史上朱棣所创造的那种浮于表面的‘永乐盛世’,而是真正的世界第一强盛帝国。至于在有生之年是否能够实现这个愿望,谁也不知道,但已足以成为支撑李修远为之奋斗的强大动力。
通过连日来对各方面情况的了解,李修远更加清晰的看到了自己在继任皇位之后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存在的不足和缺漏。于是开始躬身自省,陈思己过,把错漏和不足之处详细列了一份表单,用以督促和提醒自己,避免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犯下相类似的错误。
李修远知道,自己在皇帝的这条路上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若是不能时刻反思保持警惕心理,迟早有一天也会不可避免的在至高无上的权利中迷失本性,从此堕落。vq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