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削藩之争(完)(1 /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起了争执互不相让的黄子澄和卓敬两人,李修远在一阵瞠目结舌后,嘴角忽然微微一扬,双手抱胸,安之若素的靠在龙椅上,目光不时在他们二人身上来回打转,脸上始终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李修远的反应完全出乎方孝孺等人的意料,两名朝廷大员都争执到这份上了,皇帝居然还会笑的出来。

“陛下,黄大人忧虑的是,若燕王果真以此为借口而不愿徙封,陛下将或有所疑难,但陛下尽管放心,臣早有应对之策。”卓敬也发现了皇帝脸上似是而非的笑容,见皇帝对他的观点一直笑而不语,原本信心十足的他心里不禁开始有些打鼓,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

“若燕王不从旨,陛下大可不必忧虑,只需将计就计,承燕王不愿徙封之由,以卫戍边疆之名将其旗下精兵调离北平,只余数千护卫跟随左右,使燕王因己之故而失左膀右臂,此为一;再则,陛下可下旨诏告天下,所有地方军队均由朝廷节制,一应官员不受藩王差遣,朝廷可调派官员前赴北平总管北平所有军事要务,再派兵屯守开平,悉简燕王府护卫壮士以从;另兵屯临清与山海关,与开平互为犄角,如此,则燕王之势必减矣,一旦有变,陛下仍可掌控局势。”卓敬昂首挺胸,慨然而言,滔滔不绝,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黄爱卿以为如何?”一直笑而不语的李修远终于开口问道。

“陛下,若如卓大人所言,先压燕王,再削其余诸王,看似布局稳妥,步步为营,实则隐有大患。一旦燕王被制,其余诸王必心生警惕,若诸王暗中联手群起而闹之,后果亦不堪设想。愿陛下察之。”

黄子澄听了卓敬的话后,心里虽不喜卓敬在皇帝面前与自己公然争执,但不得不承认卓敬说的确实有些道理。但燕王被削了,其他藩王肯定不会乖乖就范,甚至还会暗中联手,一同对抗朝廷的削藩政策。因此他觉得卓敬的计划看起来不错,但却忽略了其余藩王的存在,尤其是北方兵力强大的宁王。

“那假若朕在削藩之前先将诸王宣召进京朝覆呢?”李修远微笑着反问道。

“这……”众人闻言不由浑身一震,俱都无比诧异的望着李修远。

卓敬与陈迪两人微微错愕之后,便立刻明白了皇帝话里的意思,心中不由一喜,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欣喜兴奋的神色。

然而在场的方孝孺和齐、黄二人却仍是一副震惊的模样,看着李修远的目光中充满了不敢置信。

为啥?

卓敬与陈迪二人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李修远却是知道在自己说了刚才那番话后,方孝孺三人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因为在先帝朱元璋驾崩之时,按照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和礼制,在外就藩的藩王们都应该进京吊唁的,否则便会被奉行‘百善孝为先’思想的华夏子孙所唾弃。

可是当时的建文帝朱允炆还是皇太孙,尚未登基做皇帝,他最怕的就是这些藩王们齐聚京城,然后以他年纪尚幼、又无任何执政经验为由,要求他让诸王们共同辅佐他管理朝廷。

从政治地位来讲,朱允炆与他叔叔们是君臣关系;但从血缘关系来说,诸王又都是建文帝的亲叔叔,即使是15叔朱植以下的诸王个个年纪都比建文帝小,但他们都是建文帝的长辈,在心理上和伦理上就占有了很大的优势,这就使得建文朝叔侄君臣关系很难处理,尤其是对建文帝来说,他对别人可以“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但对于那些藩王叔叔们还得要讲辈份啊。依照朱元璋留下的规矩,上朝时,这些叔叔要给他行君臣礼,可是一旦下了朝,朱允炆就得乖乖的给这些叔叔们行家人礼。

朱元璋留给皇太孙朱允炆的这个尴尬的政治难题,让朱允炆着实纠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太祖驾崩之时,朱允炆最不希望的就是藩王们回到京城,免得他们脱离自己的控制。

于是在朱元璋死后第六天,皇太孙朱允炆就匆匆即位当上了皇帝。

当初朱允炆因为不知道藩王们是否会强行回京,可谓焦虑不安,身为建文帝近臣的方孝孺等人对皇帝的心思自然极为清楚。后来建文帝朱允炆为此还特意秘密召见过他们商量对策,以防万一。

现如今,虽说新皇顺利登基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龙椅坐稳了,藩王们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皇帝的位子就必然存在着危险。因此,此时依然还是不适宜让藩王们回京的。

可是曾经一直担心藩王们会回京的皇帝,方才却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说要让全部藩王们回京朝覆。这怎能不让方孝孺三人大吃一惊。

不过吃惊之余,他们也不得不佩服皇帝今日的胆魄,这个决定与当初那个性格柔弱、优柔寡断的皇帝简直可说是天壤之别。

“可是,陛下,若将诸王齐聚于京城,岂不等于更给了他们一个私下结盟的机会吗?”黄子澄皱着眉头,一脸担忧之色的问道。

“那岂不是更好?”李修远见自己终于让大家取得了意见上的一致,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当然,好办是一回事,可也得看人呐,要不然再好办的事交到了某些人手里,不仅不好办了,反而会变得更糟糕。

“既然众位卿家都觉得此计可行,那就不妨双管齐下吧。”李修远忽又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既要徙封,也要削藩,双管齐下,以防不测?”方孝孺脑袋一转,立即明白了李修远的意思。

所谓双管齐下,意思就是卓敬所提的徙封之策要实行,但同时也要架空朱棣在北平的势力,派遣自己信的过的人到北平接收朱棣的一切军权。如此,不管朱棣是否同意徙封,他都别无选择,只能乖乖听从朝廷的安排。若是朱棣敢和其余藩王私下联盟,那更好,直接给他们安上一个结党营私预谋造反的罪名,到时候任凭朱棣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了。

“诸位爱卿,别忘了,燕王尚有三子留在京城内呢。”李修远又再提醒了一句。

对于方孝孺这些大臣们的聪明,李修远并不怎么怀疑,他们所欠缺的和自己一样,都是缺乏实践经验,但两者又有所不同。方孝孺他们欠缺的经验会导致一场战争的发生,以及一个君主的下台和无数臣子被杀的下场,但李修远欠缺的经验却可以由超脑二号来弥补,只要李修远不放什么错误,抓住朱棣等人,削藩之策顺利实行,几乎可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就是方孝孺和李修远之间的差距。

而且李修远是读历史的,他知道自己不能把全部鸡蛋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一旦篮子摔了,那全部鸡蛋也就全没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说人算不如天算,凡事多做一手准备就等于是给自己多留了一条路。

毕竟自己的到来以及自己的决定,很可能已经开始悄然改变这个朝代的历史走向。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敢百分百的预料。

因此,朱棣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将是李修远最后的底牌。

李修远的最后一句话,算是给削藩之争下了最后的决定,剩下的事情就是具体操作和实行了,这对于李修远而言,只是小事一桩而已。

但愿一切都会按照自己所安排的走吧。李修远心中默默的想着,他是第一次实行这么大的计划,所要对付的也不是易与之辈,心里终究还是有些没底。

不出一万,就怕万一啊。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bxwx.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