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朱由校的命是该在天启八年八月,因为服下尚书霍维华所进献一种“仙药”,得了臌胀病而死,所以这次的风寒来势凶猛,但在太医们的治疗下,还是慢慢的康复。

而就在朱由校已经能够下床自由活动时,京师突降特大暴雨,短短时间就让京师重地成了城中岛屿,街道上淌流的积水甚至及腰高,随时可见用木盆当船在街道上划行的百姓。

如此灾情,工部的官员们自然要安排人手疏通可能出现堵塞情况的下水道,就这样在工部员工们加班加点的工作下,京师重地的积水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就在全京师的军民为之松一口气时,江北、山东等地上了紧急折子,报告两地出现了严重的旱灾以及蝗灾!!

接到这个令人没蛋也疼的消息时,朱由校正待在重修完整的翊坤宫里,正跟着杨令月母子四人说西苑的美景风光。一听之下,朱由校当即摔了一块巴掌大夏时公公特意从法兰西人手上买的玻璃镜子,转头无视了心疼得心抽抽的杨令月,神经兮兮的自言自语了一句:“朕是不是真该听从言官们的建议,下罪己诏,来个大赦天下。”

杨令月翻翻白眼,却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直指重点道:“国库里好像已经没多少银子了,那么这回该怎么赈灾??”

朱由校呆呆的眨了眨眼睛,很呆萌的来了一句:“魏爱卿怎么看”

“……”

向朱由校禀告这一消息的魏忠贤默,如今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也是危机四伏。如今国库造就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银子出来。即使他善于找钱,也经不住这时不时就来一发的灾害折腾啊!魏忠贤暗叹一声,不得不挖空心思想主意。

就在魏忠贤想办法时,知道他也不容易的杨令月开口了。只听她这么说道:“臣妾记得今年皇宫里不是都种了洋芋头(马铃薯)吗,而且收获不少,不如将它们全部取出来,再加上臣妾私产农庄里所种植的红薯,以及地窖里窖藏的食物,一起送往江北、山东两地,想来再加之可食用的野菜,凑活着吃也够了。要知道当初臣妾带着弟弟一起独自讨生活时,就是靠着采摘野菜来填饱肚子的。”

说道这茬,杨令月又想起了红薯叶子也是能食用的,便又将这点出了出来。于是在再次担任首辅的叶向高的工作下,大批皇庄所产的马铃薯以及红薯甚至腌干的红薯叶子等杂粮食物,源源不断的出了京师,沿着宽阔的官道分别运往江北,山东两地。

不提江北、山东两地的官员是怎么赈灾的,有没有中饱私囊,就说朱由校名下的皇庄,以及杨令月这些年来所置办的农庄所出产的食物都被祸祸光了后,害怕再来一次这样灾难的杨令月赶紧向朱由校建议:

“趁着咱们这地界雨水还算充足,不然再大面积的种植耐干旱、高产的作物。不管是那些红毛番子带来的洋芋头、红薯、玉米也好,还是咱们大明老百姓种惯了的豆子都可以种。而且不光让皇庄的佃户种,也要让百姓们大面积种,不然再遇到这种情况,那可就抓瞎了。”

杨令月可没忘了小冰川时期这个小□□的尿性,不是水涝就是干旱,反正据她所知,在它的折腾下,大明的农业就没好过,即使靠种地为生的老百姓偶尔运气种对了农作物,也被那些商贾富户剥削得连口粮也不够!

杨令月自认不是良善人,但也看不得大明百姓还在温饱线苦苦挣扎。想到如今日益壮大的工商业,和因为小冰川时期到来而日益萎缩的农业,杨令月再次肯定了魏忠贤的建议。他妈的必须提高工业税,那些与商人商贾富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官员们再瞎比比,一旦朱由校嗝屁了,而她又正式掌权了,她准让他们全都回家吃自己。反正大明朝什么不多就人多,几万万的人口,她就不信找不到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才。

就在杨令月心里正在研究以后怎么祸祸这群不见棺材不掉泪的狗东西时,就杨令月所说之话反复研究了一遍再一遍的朱由校开口了。“阿月你所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这税收比怕是要从新定义了。”

“定义什么。”杨令月白眼一番,毫不留情的吐槽道:“就算是重新定义税收比,也重新将农业税收了上来,依国库现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估计这银子也填补不了财政上亏空,与其如此,还不如就造着原来的税收比收税,或者降低,这样一来,也算藏富于民,百姓们手中有了余粮,遇到大灾难时也能多抗一段时间,也不用眼巴巴的盯着朝廷何时赈灾了。”

“歪门邪说,你说的这些话要是被言官们听到了,准讨不了好。”其实朱由校也算被杨令月说得意动了,也想降低农业税,只是想到还不断叫嚣着要加税(特指加农业税)的吏部官员们,朱由校骨子里的优柔寡断在这一刻得到了很明显的展现。

“算了,税收就保持原样,至于换种新作物,还是在朕名下的皇庄,以及阿月你名下的农庄上大面积种植。”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