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沈越便大叫冤枉,从来都是他想自己悄悄做点儿事,那些皇子们不放过他,他才不得不给他们出些题目,好让他们别老来打扰自己,怎么就成了自己招惹皇子?

“学生想着,帝国权利交接,往往要有夺嫡之乱,国家常困于内斗,人力、财力虚耗不说,还引得外敌虎视眈眈。所以现在皇子们即能一处做事,便请皇长子监督一下,这样时间一长,皇子们习惯了做完事后向皇长子汇报一二,说不定这一代可免了夺嫡之事。”沈越把自己为何每次都让大皇子监督的小心思说了出来。

“先生想想,现在忠安侯府与大皇子是摘不开了——皇长孙还日日来府里向先生请教学问呢。那就不如让大皇子凌于诸皇子之上,而诸皇子各有所长,兄弟之间没有芥蒂,正好可为大皇子分忧。”

“到时即无内斗,又可兄弟同心,将来国必大兴,而百官可免站队之忧,百姓也能少受些盘剥之苦。”面对林如海,沈越悄悄的把自己的思想高度拔高了点儿。

他竟然想得这么长远,林如海以前虽然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可是没想到沈越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而且已经在大家都不知觉的时候实施了起来。

“还有二皇子呢。”林如海仍有他的担心:“现在顾尚书已经算是直接站在二皇子身后了,将来怕是还有一争。”

不说顾尚书沈越还不想笑,一说起顾尚书来,沈越忍不住又露出了一个笑容:“先生,上次玉儿进宫请安的时候,皇后悄悄告诉她,圣人从私库里拿了十万两银子,经皇后之手补贴大皇子,好让他能一直揽总支持我的印书馆。”人家有决定权的那个,也是看好大皇子的。

林如海至此完全放下心来:“所以今天你才直接说要把印书馆献给朝庭?”

“是,”沈越很光棍的承认,自己最初只是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黛玉的诗文印出来,结果皇子们非着搀和不说,当今背后都出了银子,那印书馆的规模就小不了,自己还是别担这个名头的好——当今都开始替大皇子铺路了,他还能跟人家争名声?而沈学士出言一提醒,他正好借机献出来。

“嗯,起来。”林如海终于想起沈越还跪着呢:“此事也要让沈学士知晓,不是他老人家出言点醒,你自己就能立时想到把印书馆献出去?”

沈越忙应下来,表示自己会尽快向沈学士说明白:“给玉儿印诗文的事儿就不说了?”他涎着脸向林如海请求着。

“老爷,太太让来问问,时候也好早晚了,是不是该让姑爷与姑娘回府了。”外头传来了大管家有意提高的声音。

沈越心中一喜,黛玉肯这是担心他受罚,没等到一个时辰就说动贾敏传话了。他抬脚就想往外走,林如海沉着脸说了一句:“哪日过来把我的诗文也理一理,那配图要是敢有一点马虎,你且仔细着!”沈越的脚步就是一趔趄。

即过了林如海那一关,沈学士这关就好过了——两房明面上已经分家,大家又都知道是因着沈学士偏执的缘故,所以沈学士就算是暗中也对沈任父子更宽容些,只是让沈越有时间的话,把他自己的诗文也配上图便罢了。

如此印书馆的建设也就成了举国之事,沈越很霸气的给印书馆取了个直白的让人皱眉的名字:皇家印书馆!当今虽然当面嘲讽了他的俗气,可还是御笔亲题了匾额,将来好挂到印书馆的门前。

有了几位皇子帮手,沈越真如他对黛玉所说,完善了如何收购各种精巧器具制作方法的折子后,便白日在翰林院誊抄沈太师遗作,晚上将黛玉已经整理好的诗文,按着自己理解细细构图,再由黛玉把关是不是合乎她的心境,然后才能定稿。经了此事,小两口更觉得心意相通,到后来沈越之画,黛玉竟少有修改之意,觉得每幅都合自己的心意。

等到这年秋末,规模比沈越自己设想大了三倍不止的印书馆正式建成。当日选址之时沈越便花了心思,选在了城外沿河之处,几经试验之下,采用了水车的原理,利用水流做动力提高翻动的效率,大大地加快了印刷的速度。

在搞基建的时候,刻板、铸字同时进行,铅字是按着沈越所书正楷为范铸出来的,还责任到人以免有人偷摸;那从杨柳青寻来的能干匠人,更是昼夜赶工的将沈越已经画好的插画,一一刻制出来。

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沈太师的遗作五百册便被印了出来,这还是因为工匠们操作不熟练、不时得调试器具才耽误了工夫。此书一出,沈越直接送了当今一份,然后就是自己兄弟每人一份,当然也少不了孝敬沈学士与沈任兄弟的。剩下的书,才分赠给沈太师学生人手一份。

全套书按时文、政论、诗词、批注分成了四册,每册都有两百多页,上头字迹之端正、清晰,便十分罕见。有见过沈越笔墨的人,都看出这字的出处来,除了感叹沈越之字已经自成一格外,更要感叹他印书用心之诚。偏这还不是最出彩之处,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封面挺刮、封底厚重,与大家平日所见软塌塌的书便是不同。

封面四角皆有祥云,将《沈文谨公集注》几个大字围绕其中,宝石蓝的颜色衬着乌黑的行楷,一看就大气非常。这样的文集往书房一摆,会让人觉得十分高大上,绝对是装十三的利器。摆,自己家的书房里,一定也要摆上这么一套,要不怎么好请人到书房小坐!于是不少人家都来打听,这书还有没有,能不能分送自己一份。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没有。

也有头脑灵活的书商书铺,拿着银子找上到张义,请他无论如何加印几册。什么,成本太高,加印不易?那就加银子!张义自来了印书馆没两日,这印书馆就变成了皇家印书馆,他竟重新穿上了原品级的官服,只不过这次名字直接挂到了吏部,算到吏部挑给沈越帮忙的人之一。

这更让张义唯沈越之命是从,将那些人的想法一字不漏的先禀报给了沈越。沈越一听心下便乐:他编书不是一日之功,印书馆也不能就那么干闲着,有人出银子想让印书馆印书,这是好事。

于是便商于几位皇子,那几位还不是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听说可以借着印书馆收到的银子养活编书与收集制造方子,没有一个有意见的——总是让当今从国库拨银子来,怎么能显出他们办事之能?!

现在有现成的银子送上门来,印,干嘛不印?要不是沈越怕影响过大,说不定这几位,都敢让《沈文谨公集注》达到天下读书人人手一册的地步。

拿到文集之人无不心中有了一个念头:自己能不能请皇家印书馆,把自己或是家中长辈的文集也照样印上一份?已经有翰林院的翰林们,自觉才情不弱,悄悄向张义打听若是自己也想印文集,得出多少银子合适。

不过沈越已经严厉警告过那几个见银子眼开的皇子们,暂时不能开这个口子。别的不说,那些人一窝蜂的涌过来,会不会出现有人借机印名反诗之类的?到时这皇家印书馆印了反朝庭的诗,才叫人看笑话呢。

看着印刷精良、字迹工整的书册,从上到下都明白沈越并不是只嘴上说话,而是真的行动了起来。一些人把想看笑话的心思收起,要看看下一步这外皇家印书馆,什么时候能印出推广种植的农书与制造之书,在印那书之前,又怎么维持运营——难道他们还能一直印《沈文谨公集注》?

当今觉得最值得欣慰的,将二皇子那个不合谐因素送回上书房读书,没有人从中挑拨,再经筹建印书馆各种事务要联系,几个儿子们现在都有了几分团结的意思,办起事儿来有商有量。虽然也有意见分歧,可是总能在大皇子从中调和下,找出解决的办法。

于是他老人家大手一挥,以沈太师生前多年协理政务有功的名义,把他的遗作直接做了翰林院、国子监与宫中书文馆的藏书,以供后人参阅。

旨意一下,朝臣们都恨不得把沈越抢到自己家里做子孙——沈太师这也算是吏笔留名了。开国以来三公虽然少,可也出了十几位,有哪位的遗作得到了这样的待遇?还不是沈越这个曾孙最先起意,才让沈太师身后荣光不辍?

就是在外人看来一向不待见沈任父子的沈学士,也以此为由摆下家宴,两房除了年节再一次坐在一起。大家都有些唏嘘之感——平日心中虽然知道亲近,可是这人离得远了,总觉得有了距离。

“越儿,这配图是怎么做到有颜色的?”宴饮之间,沈学士猛的问了沈越这个问题。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妖妖妖?33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