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墨竹一时没反应过来:“我们怎么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
“就是不敢透露了风声,以防夜长梦多。”程铎的脑子却转得快:“该有接应的人手往那边去?除了刺史之外的主官,是不是从下往上的要给他们大换血?”
“南王手下那位梁先生亲自来了,还有张瑞阳张主教。”陈安一点儿没隐瞒他们的布置:“寿州并非铁板一块,自我走后便先后有李正牧和圣人的心腹想要控制局面,只可惜天高皇帝远,一直没将底盘坐稳当。这回咱们正好将该清场的人清出去,还寿州一片安宁才是。”
要说他当寿州刺史的时候,虽然该拿的好处没少拿,但该做的也少做。民间不说路不拾遗,好歹百姓安居乐业。谁知自他“叛逃”之后,七八年时间里接连换了四轮主官,却没一个能沉下心来为百姓谋划的,生生将好好的寿州折腾的一日比一日狼狈。
后来还是南燮立国、东北二郡与北燮朝廷断了往来,他才遥控指挥着心腹祁孟郡太守上下打点,靠银钱利益拉拢了寿州的现任太守和都督,威逼利诱让他们同意了转投南燮的统治。只这些都是私底下悄悄进行,并不敢打草惊蛇引起寿州豪强和北燮朝堂的注意。
这回陈安与沈淑窈联手,便是要一步到位,在各方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彻底稳定寿州的局面。梁子信和张瑞阳一个玩弄人心,一个对平定百姓恐慌颇有经验,被沈淑窈打包送到了寿州,就等着陈安等人露面。
孔墨竹和程铎听的叹为观止,尤其孔先生,他可是沈淑窈的启蒙师傅。回想起在琼州两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多少次被沈淑窈稀奇古怪的话闹的满头包,恨不得打她一顿手心,又被眨巴眨巴的大眼睛萌到下不去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而今那面容精致如瓷娃娃般的小姑娘已是掌管四州的南燮南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潢贵胄。忽而想到什么,孔墨竹迟疑着问程铎:“我若是没记错,淑窈是许给了您孙子?”
“南王正是我孙媳妇。”程铎语气中有几分骄傲:“可是个招人疼的姑娘。”
孔墨竹的表情是大写的“一言难尽”,真心感叹:“您孙儿才是真的勇士。”
程铎一愣,陈安哄笑,一时间小小书屋中分外轻松。
三人聊过之后,相互间又亲近不少。孔墨竹将氏族中的庶务交代完毕,便协同程铎一块儿拜访胶州刺史。刺史大人虽说官阶不小,却并非本地人,论势力比不上孔氏土著,更不敢与南燮叫板。被两位文化界大佬一通嘴炮攻击,刺史便半推半就的从了,答应配合孔家将胶州归附南燮的消息公之于众。
胶州百姓对于自己归哪边朝廷管辖并不在意,听闻南燮的赋税极低,还没劳役要服,连征兵都纯靠自愿,他们便立刻心态良好的接受了这个消息。且不要觉得百姓好糊弄,到底东莱郡戳着孔家呢,那是圣人后裔,是读书懂理之人。没看孔氏上下都表现出对南燮的亲近?可见那边儿朝廷不会是乌漆墨黑一团糟,至少比北燮要好上几分。
当然,仅仅名义上的变更是不够的,后续还有许多细节要做,另有习俗需要慢慢过渡。好在有南方四州并青州协助,孔家从中坐镇,倒不算太难磨合。孔墨竹安排好不怎么服气的年轻子弟,将家业托付给孔奕管着,自己跟随程铎和陈安,一路往寿州赶去。
相比胶州而言,收复寿州甚至更加简单。沈淑窈办事比沈安侯更妥帖,除了梁子信和张瑞阳两个开嘴炮的,还带了上万骑士团精锐一块儿到了祁孟郡。那太守一看有人撑腰,立刻抖了起来,直接逼问刺史到底作何想法。刺史和都督眼看大势已去,说错一个字只怕要交代在这里,哪里还敢有丝毫讨价还价?
梁子信看程铎满脸的不忍直视,乃笑言:“蜀王曾说过,这些当官的对南燮称臣,或许会有优待,却不代表能为所欲为。想要继续掌权的,少不了被教导或被替换,总之得按照新的规矩办事,是以无需在这时候给他们太大面子。”
他说着这话,恍然间想起的却是二十多年前大夫人刚嫁入沈家,调丨教管事丫环时候的做派。要么学会简体字和数字符号,成为得用的人手,要么便自请离去,或调换岗位,终归不会因为关系面子便糊弄了原则规矩。
人都说沈大老爷是个随心所欲的浪荡子,最不愿守规矩,却不知他们夫妻俩才是真正的铁面无私。只他们的规矩不是用来困住谁,而是让人各司其职不出乱子,让上下沟通清晰明了,不至于相互推诿,平白消磨了时间精力。
便是沈淑窈,如今也学会这般作风,对待百姓看似和风细雨,其实处处严谨。有她作为榜样,整个天师道的核心弟子绝无侥幸懈怠者,一个个都紧着皮子三省吾身,就怕哪儿出了错被一通发落再无出头之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