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知青返城生活(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院子里,和娘还有三个姐姐要来一个背篓和一个旧布袋,沈清和一溜烟跑的人影都不见。

沈母的叮咛嘱咐都还没有说完。

小南村离县城一百来里路,离公社也有五十来里路,很是偏僻,又靠近大山,灾荒虽苦,但比周边的生产队要过得好。

上面的人一般不来小南村,山上的野菜野物也没有人争抢。

沈清和进山一溜烟爬上一棵茂盛的大树,坐在粗壮的枝丫间。使用定位系统,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只要被沈清和定位,以后就能随时知道他(她,它)在哪儿。

家里的爹娘,三个姐姐,全部被沈清和从认识的人中挑选出来打上定位印记。他的面前是一块黑色超清屏幕,右面的一竖排是认识的人和物的名字,左面是移动地图。

红色光点上有他们的名字,点开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可以精确到什么路多少号。

真是好用,沈清和挂好背篓,坐在树上练功,他必须把锻体诀拣起来练,比普通功夫更好用。

还能练出来一身蛮力,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更加的有保障。还能保护爹娘,姐姐们。

喝点带有灵气的能量水,继续练锻体诀,半天的时间,他就进入第一层,有了一点点保护自己的手段。

天色也不早了,沈清和用弹弓在山上,打了两只兔子,一只野鸡,还拣一窝野鸡蛋大约二十来个。

然后回家,用旧布袋盖住背篓,下山的时候,几个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也拎着菜篮子下山。

看来他们是进山采蘑菇的也不知道他们采到没有。

“小和,你采了多少蘑菇?”拦住他问的是发小石头。

“没有采到多少,外围的蘑菇能有多少,常常有人采,从没有消停过。”

“唉,我们也没有采到多少蘑菇,不会以后蘑菇都采不到了。”

石头忧心忡忡,家里的粮食也不多,糊口都不够,他现在天天吃煮红薯,连续吃了两个月。

吃多了红薯,胃里火烧火燎的不舒服。他也想吃点别的,缓解一下胃里的不舒服。

“应该不会。”沈清和知道还有明年就是下雨,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至少也得等到秋收以后,日子才好过一些。

与小伙伴们打了一个招呼,沈清和就回家去。

家里有客人,没有进院,就看到院子外系好的三匹马。

应该是附近农场的军人们来了,也不知道来干啥的。

钻进厨房,沈清和把背篓交给大姐,“大姐,快看看,我打的。”

“呀,有兔子有鸡,还有鸡蛋,小弟,大姐给你炒鸡蛋吃好不好?”

“好,咱家来的什么客人?”

找大姐打听消息是最好的,她什么都告诉弟弟。

“是附近农场的人,问咱爹明天要不要进城,需不需要给家里带东西回来,最主要的是想让咱爹做中间人,过些日子狩猎,让他们也参与参与。”

“哦,那就没事了。”大人的事,只要没有人刻意告诉他,他一般不会多问。

五连的人驻扎开荒的地方,就在他们村七里路都不到的地方。

第一次来拜访小南村时,就打听自家老爹是退伍军人,之后他们没事就会来自家。有两年雪下的少一些时,他们还过来玩过,找爹喝过酒。

看来他们这次是想爹做中间人,帮他们与生产队队长说和一下,想跟着进山打猎。

几位老兵在堂屋,大声的说话,说起往日的峥嵘岁月,还有每场他们经历过的战斗,沈父不在家,应该是去找人说事去了。

晚饭还没有做好,三位老兵得到消息,急匆匆的离开。看来是不想被沈父拉着在家里吃饭。

几天后,沈家人全发现了沈清和的变化,不再像个恶霸一样随意打骂呵斥三个姐姐,对爹娘小嘴也甜了不少,夜晚没事就给爹娘捶捶背,捏捏肩。越发懂事孝顺许多,沈母发现后,想到儿子最近的表现,甜滋滋,美得很。

她的付出有了一丝丝的回报,儿子比以前更加的好,在她心中儿子一直是最好的。现在是更加更加的好。

小南村粮食与其他屯子一样,粮食不够吃,唯一好的就是没有人和他们抢小南山山上的野菜野物,用野菜和粮食掺杂在一起吃,勉强混个六七分饱。

偶尔运气好,还能吃上一顿肉。

十一月十五,大雪纷飞,雪花漫天飞舞,悄然落在地上,一个晚上,地面上已经铺了半尺厚的积雪。

打开门,外面雪茫茫一片,天地一个颜色。白的没有边际,看着就有些害怕。

一家家的都猫在自己家里猫冬,沈清和拿出来自己的课本,假模假式的翻看复习起来。

沈家也不例外,沈清和起床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才爬起来。父母姐姐们,都坐在堂屋的炕上各自忙着各自的手里的活计。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坐在家里,没做事,也不没有消耗多少热量,一天就吃一顿,十一点吃一顿,管上一天。沈清和背靠炕柜坐在炕上,闭目坐着,看着像是睡觉,其实在修炼锻体诀,时而做几个古怪的动作。

但是,都没有在意他做的动作。

猫冬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是年后四月初。

一个冬天没有活动,不但没有长肉还瘦了几斤,他做的一些怪动作都被大家看在眼里。也没有人在意过,没有人想到练那个有什么好处。

生产队的成人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忙碌。

地里的土,还没有完全化冻,沈家的自留地也要开始人工翻地。

前院菜园子,后面是自留地,可以种些玉米红薯。全部要人力翻土,为种植蔬菜与玉米红薯做准备。

沈清和也恢复了读书,每天又开始读书上学。

四月十号,一场暴雨没有任何征兆的降临,在地里干活的人全部欢喜的奔回家。

两年多来,第一场大雨,让一些老人们欢喜的哭了起来,下雨了,代表着今年不会大旱。

一场雨下了两天,第二天暴雨转大雨,淅淅沥沥的浇灌了所有的土地,久旱的大地,被雨水滋润喝足。

星期天,在家里休息,隔壁屯的一位大婶,大清早的来到家里,眼睛一直滴溜溜的围着沈红梅转。

此时的沈清和才想起来,大姐又长了一岁,已经有人开始来自家提亲。

沈清和可不想让大姐嫁给前世的姐夫,虽然大姐是个护弟狂魔,做的不对,可是记忆中的大姐夫也不是什么善茬。

除了打人,性子急躁,还很愚孝,什么都听他娘的话,对大姐也不好。

沈清和不想大姐再过前世那水深火热的生活,他也不会再托累三个姐姐。

沈母让大闺女倒了一碗茶招待不请自来的客人。

“马三姐,怎么得空来我家的?”沈母猜到一些,但不是很确定,马三姐是附近有名的媒婆,常年为他人说媒。

“大妹子,还猜不到呀,大喜事啊。”

马三姐哈哈笑起来,嗓门粗像个男人。

“喜事,我家有什么喜事。”沈母装着糊涂。

“东山屯周家知道?”马三姐说出来此次保媒的人家。

“知道,咋的了。”沈母是重男轻女,但是她除了洗脑闺女们以后要护着弟弟,别的方面对闺女们都不错。

三个闺女都有读书,大闺女读完小学,二闺女也有读完小学,三闺女估计以后也是读完小学。中学在公社,离家里太远,他们生产队还没有人家送孩子去公社读初中的,大部分的女孩能读上一两年的书就不错了。

男孩子们读书的也不多,大部分就是在学校混两年,就回家了。

他们生产队最偏僻,刚好有个老师,一个人教所有的学生,一个班有一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

轮流给各个年级的学生上课,也是很麻烦的。

“周家托我来保媒,保你家大闺女,你觉得咋样?”

在一边做作业的沈清和,听的明明白白,他不满意介绍的人选,周家老二他知道这个人,是个有本事的,但是花花肠子也多。不是个好的。

记忆中的大姐夫也不是周家老二,看来是被沈母拒绝了或者是有过什么事,没有保成。

沈母还没有说话,沈清和插话抢着说,“不咋滴,我大姐年级还小,不能现在就说人家,得等等,等我遇到喜欢的哥哥,再说给我大姐。婶子说的人,我不认识,不能介绍给我大姐,不行,娘,别答应。

沈清和撅着小嘴,冲着沈母撒娇,他知道只要他撒娇卖萌,沈母一般都不会拒绝他。

果然,儿子说还得留大闺女在家,沈母转脸就说,“马三姐,不好意思,我家小和还想留他大姐两年,耽搁您啦。”

说完不管马三姐怎么想,低下头开始继续补衣服,不再说这事。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不知道写什么好,应该是下本文的小故事先拿来应急,白天反复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些几千字,都不满意,彻底删掉。晚上熬个通宵,才能赶得急早上六点更新,说起来都是泪。

1958年春,十万转业官兵开进北大荒,以青年集体农庄为基础,扩建新场,改名"青年农场"。1963年1月,为独立核算的农业局。1968年6月,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二师第十四团。

故事为虚构,借用建设兵团,其余的全是虚构,勿考据。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