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时候,董宣竟然丝毫不惧,只说皇上您要杀要剐随便,但您得让我说句话先。

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然后“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后汉书·酷吏列传》

这意思是皇上您刚刚平了乱世,要给百姓带来个安定的盛世,怎能不以理服人,以法治天下呢?您要真是这么个不讲理的皇上,那算我董宣看走眼了,不用你杀我,我自己死给你看。说完他往柱子上撞,撞得是血流满面。

这下刘秀直面淋漓的鲜血,猛然醒悟了,知道董宣做得对,但皇上的姐姐的面子过不去啊,得找个台阶给湖阳公主下,于是刘秀就让董宣给湖阳公主磕头赔罪,借此免去董宣的死罪。

可这个头,董宣怎么都不肯磕。

刘秀就让人按着董宣的脖子,给湖阳公主磕头,结果“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后汉书·酷吏列传》就是说董宣抻着个脖子,死活也不磕这个头。

这下刘秀都气乐了,说这家伙真是个强项令啊,意思是说这家伙的脖子可不是般的硬。于是他掉头跟姐姐说,没办法,这家伙脖子太硬了!天生的,强生的!我也没辙儿。

刘秀拿董宣没辙儿,反倒彻底成就了董宣的“强项令”的美名。因为连皇帝都拿他没辙儿,所以董宣在“强项令”之外,又多了个外号,当时官场上的人都称他为“卧虎”,所有的豪强富贵见了他没有不害怕的。连开国皇帝都斗不过他,这种人,谁不怕?

再来看另个大臣斗皇帝的故事,这就是北宋“落牙臣”的故事。

《涑水记闻》这本书记载说,宋太祖赵匡胤有天正在御花园里玩鸟,内侍来报,说有位大臣有急事奏报。

这事巧得就跟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样。唐太宗有次也在御花园里玩鸟,正好魏徵闯进来有事奏报。唐太宗看魏徵来了,怕魏徵批评他玩物丧志,所以赶快把鸟藏在袖子里。古人的衣服宽袍大袖,别说藏只鸟儿,就是藏只鸡也没问题。可魏徵看到太宗藏鸟了,所以他故意慢条斯理地在那儿汇报工作。他不说完,唐太宗也不好让他走啊,因为魏徵向以刚直出名,刚直的程度连唐太宗都怕他三分。结果魏徵的这篇工作汇报,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好不容易等他说完离开,唐太宗把鸟拿出来看,早就闷死了。这下把唐太宗气得要命,可最后还是拿魏徵没辙儿。所以,魏徵的份量在唐太宗那儿比董宣在刘秀那儿的份量还要重。

宋太祖赵匡胤跟唐太宗李世民样,都有玩鸟的嗜好。不同的只是他手底下没有魏徵那样刚直到让他忌惮的人物。这位大臣说有军国大事要事急事汇报,赵匡胤听,军国大事,还很急,这肯定比玩鸟重要,所以放下手头的鸟,换了正装,到正殿来听汇报。

结果,这位大臣把工作洋洋洒洒地汇报了半天,赵匡胤听着听着眉头就皱起来了。直到这位大臣把所有的工作都汇报完,忍了半天没吭气的赵匡胤下火了,说:“你不说有军国大事急事吗?怎么全是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这些事哪件大,哪件急啊?”

皇上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再加上赵匡胤向来是个急脾气,发火的时候也很吓人,所以他这嚷嚷起来,旁边站立的侍者都吓坏了。可这位大臣非常有意思,他也不害怕,慢悠悠地回了句:

“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那意思是说,你说我这些事不是大事,不是急事,但总比玩鸟要大要急吧!

赵匡胤听这话就火了,好你小子,还敢狡辩!他从侍卫手里抢过把金瓜斧来,照着这位大臣就是斧子。

当然,不要以为赵匡胤斧子就把人家给砍了,那样的话,就不是开国之君宋太祖了。般开国之君还都是比较英明的,还没昏庸到那个份儿上,要是夏桀商纣这些亡国之君,倒是有这个可能。赵匡胤生气归生气,也不过是像刘秀让人摁住董宣那样让他低头认输,所以他拿着斧柄照着这大臣就给了下子。

虽然是斧柄,但也不得了,下子就把这个大臣的两颗牙给打掉了。般人要这样干,当然很野蛮,但赵匡胤他是皇上啊,这个大臣别说被他打掉两颗牙,就算24颗牙被他打光了也不能怎样啊!

要是换了董宣会怎么样?别说掉两颗牙了,就是“流血被面”也不认输啊,肯定抻着个脖子得把赵匡胤好好数落顿,然后大不了是个死。要换了魏徵,那就更不得了,他要发起威来数落唐太宗顿,李世民非得愧疚个大半辈子。可这位宋代的“落牙臣”案:《涑水记闻》并没记下他的名字。因为他是个被打落牙的大臣,所以我们只能代称其为“落牙臣”。跟董宣魏徵都不样。面对“我的野蛮皇上”,这位落牙臣居然极其冷静,极其镇定,也不抱头鼠窜,也不惊惶失措,更不怒发冲冠誓死不屈。他出人意料地蹲下来,然后又趴在地上,干什么呢?

找牙!

俗话常说“打得人满地找牙”,这个场景可谓是种经典的演绎。

这个大臣不害怕,不生气,反而冷静地趴在地上找牙,这下赵匡胤倒看呆了。赵匡胤像被点了|岤样,直看着这位被他打得满地找牙的落牙臣,先趴在地上把两颗牙找到,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用袖子把两颗牙仔细地擦擦干净,然后再小心地放入怀中。

这下,赵匡胤都气乐了,当时就问:“汝怀齿欲讼我耶?”

就是说,你小子干嘛呢?这牙齿还藏起来,你拿它当物证啊?你还打算到衙门里告我啊?

你看,赵匡胤还挺有意思,他还怕大臣拿着物证去告他。

哪知道这位落牙臣呵呵笑,说:“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就是说,我哪能去告皇上您啊!不过您违反治安条例乱打人这事儿,自有史官会记下来,我这牙拿回去还真得当个纪念。话外之意,也就是可以拿给史官当物证了。

赵匡胤听这话立刻呆了,想了想,突然满脸堆笑,斧子赶快扔边,让人拿出金银玉帛来赏赐了这个大臣。

赵匡胤为什么会有180度的大转弯呢?

道理很简单,他怕在史书上留恶名。这个落牙臣要是像董宣或魏徵那样他倒不怕,皇上打大臣,打就打了,大臣再有火也火不过他皇上。可现在因为玩鸟打了大臣,还把人家的牙打掉了,还让人家把牙给捡走了,这要让史官记下来,让后人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该多丢份儿啊!所以他赶紧换了笑脸,还重赏了这位当事人,那摆明了就是贿赂。个野蛮的皇上贿赂个低微的大臣,只为了让这丢人的事儿可别宣扬出去。

果然,这事儿后来正史没有记载,《涑水记闻》是本笔记,也只相当野史而已,以至于这位响当当的落牙臣的名字也没能记下来。

不过,《涑水记闻》虽然只是个笔记体著作,但它的作者却是编了《资治通鉴》的大史学家司马光,所以赵匡胤这点糗事儿,还是没能躲过史官的如椽之笔。

/.

第4章国藩斗咸丰(1)

好了,个“强项令”,个“落牙臣”,曾国藩从中又能看出些什么来呢?

首先,不论是强项令还是落牙臣,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行为结果都是非常成功的。你看,不论是强项令的董宣还是被打落牙的这位无名氏落牙臣,他们虽然地位卑下,却能使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这两个强势的皇帝为之折服,说明强项令和落牙臣本身的境界都不般。当然,也说明刘秀和赵匡胤这两位开国君主的境界与胸怀也不般。

可是,虽然结果大体相同,强项令和落牙臣的做法却大不相同,也就是他们达到成功所运用的手段是十分不同的。我们可以用个成语来说,这叫“异曲同工”,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达到了同样的目的。用俗话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般来说,我们看重的都是结果,不论手段如何,达成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不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可曾国藩看重的恰好不是那个结果,而是那个过程。所以他认为,如果不是只好猫的话,就算能抓到耗子,也属于瞎猫碰到死耗子。

那么,对于这两件臣子胜皇上的事儿,曾国藩到底怎么看呢?

曾国藩联系现实评价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段话是说对待自己应求刚求强,但对待别人不应该味求刚强。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过分刚强的手段往往适得其反,大多数反而不成功,像董宣这样因为刚强强硬而时成功的只是少部分,不值得推广。

第二,像董宣魏徵这样的终身刚强强硬而且也辈子坚持了下去却并没遭受什么大挫折的,这就更是偶然了,这种处世态度,根本就是君子们所应摒弃的。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这么说呢?

答案很简单,不是因为他智商高,天生就有这样深刻的认识,而是因为他没有董宣魏徵那么命好,他甚至没有宋代的那位落牙臣的命好,他自己就曾经因为自恃刚强吃过大亏,而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这个“大亏”的“后遗症”他还没有吃完呢。

这件让曾国藩后悔的自恃刚强的事跟强项令和落牙臣还多少有些相似,也是对着当朝天子,也就是在任的皇上开炮的事儿。曾国藩甚至比那两位还狠,那两位多少还是因为事情发展到了那个份儿上才跟皇上较劲的,而曾国藩这事儿基本上就属于没事儿找茬型的。

这件事,我们在评说曾国藩家训的上半部里也提到过,此处实在有旧话重提的必要。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在内忧外患之中病死了。外患是鸦片战争,是英法列强的入侵;内忧是官僚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天下眼看着就要大乱了。果然,这年的农历年还没过,广西金田村就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而道光是在内忧外患中死的,算是解脱了;可咸丰是在内忧外患中登基的,算是跳进了苦海。所以后来有人给咸丰起外号,说他是个“苦命皇帝”。这个外号起得真够准的,你看,他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中登基的,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病死的。人家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是既“生于忧患”又“死于忧患”,当然算是个标准的“苦命皇帝”。

不过,咸丰苦中作乐,宠幸上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在咸丰死后,手葬送了两百多年的清王朝,也手葬送了中国在近代史上难得遇的变革图新的机会,这才是个时代个民族真正“苦命”的地方。

岔开句,我觉得晚清史最大的个谜团也在这里,慈禧执政长达48年,包括肃顺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在内,那么多政治家都斗不过这个女人家,这也真是咄咄怪事了。

虽然苦命,但咸丰刚上台的时候还是挺自信的。这时候他才20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所以面对内忧外患,他还是想励精图治的。于是,他上台就表现出个很谦虚的姿态,让大臣们对朝政大事提建议,甚至对他个人提意见也没关系。

新皇帝表现出低姿态来了,于是那些没有眼力劲儿的大臣们就开始顺杆儿爬。当然,咸丰想听批评听建议的姿态,也不能说只是装装样子。可他毕竟年轻,做起事来三分钟热度,刚开始热情挺足,但真等看到大堆上表,看看也就烦了。开始还批复些意见,后来般只签三个字——“无庸议”。大家看,皇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劲头过去了,就都自觉点儿吧,当初怎么顺杆儿爬上来的就再怎么顺杆儿爬下去,顺驴下坡,该干嘛干嘛去。

可还真就有位不开眼的,他看新皇帝这么懈怠,他发狠,要做强项令,大笔挥,就把建议书写成了意见书,而且是份分量很重针对性很强的意见书。这个要做大清朝强项令的人,就是当时已经官居礼部右侍郎的曾国藩。

咸丰年的五月,也就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后的第五个月,曾国藩上了篇名叫《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的奏折,批判锋芒直指咸丰皇帝本人。

光写道批判性很强的奏折,还不算真正的强。曾国藩更强的是他怕这道奏折湮没在众多奏折中又被忽视,于是他想到了个更绝的做法——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在朝堂之上出班奏事,然后当着满朝文武,把这个奏折当场给背出来。

难能可贵的是,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讲过,曾国藩背书的本事不行,小时候背书连贼都背不过。现在,他为了能当堂把这篇批判之雄文完美呈现,不惜提前花了大半夜的时间把他这篇批评咸丰皇帝的奏折硬是给背了下来。

曾国藩虽然背熟了文章,但又怕自己口湖南方言,皇帝和大臣们听不懂,所以他在朝堂上背这篇雄文时,特意放慢语速,还声若洪钟,也就是加了很多重音,以至于满朝文武当时越听越惊奇,所有人都感觉出乎意料,全场立刻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发出点动静。咸丰帝也出乎意料,但征求意见这事毕竟是自己挑的头,所以他也只好声不言语地听下去。

这下,曾国藩有关这篇奇文的朗诵,立刻获得了出奇震撼的演讲效果。

曾国藩批评咸丰帝主要有三条内容。

第条,曾国藩批评咸丰苛求小节,疏于大计,应“防琐碎之风”。就是说你上台之后,尽盯着那些琐碎小事,结果导致广西前线的人事安排非常混乱,以至于广西前线屡战屡败。这下,把广西前线失败的责任全推到刚登基不久的咸丰身上去了。这实在太出人意料了,所以咸丰听脸就沉下来了。可他不便发作,所以还沉着脸在那儿听。

大臣们都看出皇上脸色不对,就曾国藩没看出来,因为他跟郭靖在背“九阳真经”样,专心致志之极,无法分神,所以咸丰脸色怎样,他根本没注意。所以,他接着往下批,往下背。

第二条,曾国藩批评咸丰文过饰非,不求实际,应“杜文饰之风”。这条,曾国藩举了个很有说服力也很有杀伤力的例子。他说你上台,就摆出副低姿态,表面上是广开言路,让大家都多提意见和建议。可等大家提了很多合理化建议之后,你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大抵以‘无庸议’三字了之。”这还不如有些领导喜欢签“已阅”呢,别人应你的要求给你提意见,你还不高兴,还把人家降了职,你说你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纯属马三立先生说相声——专门逗你玩儿嘛!

听了这条,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咸丰当时身子就直起来了,差点就蹦起来了,可他毕竟年轻,不知道这时候适不适合发作。曾国藩不管这个,他还专心致志地背课文呢,所以还是接着说。

.._

第5章国藩斗咸丰(2)

第三条,曾国藩批评咸丰骄傲自满,沽名钓誉,应“防骄矜之风”。就是说你什么功业还没建呢,居然就很骄傲了。曾国藩就此举了个更具杀伤力和侮辱力的例子。他说咸丰刚登基不久就刊印出版了部个人诗集,这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你不想想,你爹什么时候才出诗集的?你爹的爹,包括你爹的爹的爹,也就是最喜欢写诗的那位乾隆皇帝,他什么时候才出个人诗集的?他们都是后来年纪大了才出诗集的。你这么年轻,顶多也就是个文学青年,弄不好还不知道诗是什么,你就出诗集了,你这就是虚荣就是浮夸啊!

曾国藩好不容易把这篇文章背完了,咸丰忍了半天实在忍无可忍,居然连他出个人诗集也被曾国藩拿来嘲讽,所以年轻的咸丰再也忍耐不住,拍着龙书案大喊:

“狂悖!狂悖!”

就是说曾国藩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你才是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连皇上你都敢这么骂,你简直是——咸丰他是皇帝啊,不能骂粗口,所以他只能把“你他妈的”换成“狂悖,狂悖”!

连骂了十几声“狂悖”之后,咸丰让军机大臣立刻拟旨,看看给这个曾国藩定个什么罪,那意思是你让我难看,我也立刻要你好看!

幸亏大学士祁隽藻左都御史季芝昌出班跪求,说曾国藩虽然言语冒犯,但片忠心可鉴。尤其是祁隽藻说了句关键的话,他说“主圣臣直”,就是说有贤明的君主,才有忠直的臣下。曾国藩这么耿直,说明皇上您是个贤明的君主。您要是治他的罪,您不就不是贤明的君主了吗?

这绕,总算把咸丰给绕进去了,最后为了保证这个“主圣臣直”的逻辑关系可以确立,咸丰最后好歹算是饶了曾国藩,没有治他的罪。

曾国藩虽然逃过劫,但他当时还是比较壮年气盛的,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咸丰不就是因为“主圣臣直”才不杀他的嘛,这说明他这个“直”还就“直”对了,就算主不圣他这个臣也是要“直”的。所以曾国藩虽然没像强项令董宣那样弄个头破血流,也没像落牙臣那样被打掉两颗牙,但他这时的劲头多少还有些不屈不挠的气概,以至于天下文人大多因为这件事纷纷称赞曾国藩敢于直谏上言,不愧“直臣”的称号。湖南的知识分子更因这事从此以后唯曾国藩马首是瞻。所以,曾国藩虽然因为这事儿差点儿掉脑袋,但当时,他还是没什么后悔的。

可这事儿过去了很久之后,曾国藩却后悔了。

后来,曾国藩因缘际会出山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这个过程对于曾国藩来说,十分煎熬。之所以十分煎熬,是因为太平军战斗力太强,他打不过;二是因为清政府这边窝里斗,从朝

最新通知

网址已经更换, 最新网址是:sspwk.me 关于解决UC浏览器转码章节混乱, 请尽可能不要用UC浏览器访问本站,推荐下载火狐浏览器, 请重新添加网址到浏览器书签里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